解读对话 激励成长 ——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太仓市明德第二中学职初教师培训活动(10月)
为进一步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素养,2024年10月17日晚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太仓市明德第二中学邀请了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班主任、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太仓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季丽琴老师为全体职初教师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对话,让班会更入心》的专题培训。
培训过程中,季老师从班会的目的与意义谈起,结合班会课实例详细介绍了班会的类型与特点、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为老师提供了一节“好”班会的样态。
培训的最后,季老师为职初教师们的主题班会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职初教师要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合作,挖掘身边的资源,建立“多元”对话。
师者匠心,行稳致远。通过此次培训,职初教师们对主题班会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相信职初教师们定会将今日所学践行于日常的工作中,守住初心和方向,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



【培训心得】(部分)
周晓:
季老师以三个小问题“为什么要上班会”“我的班会会被占用吗”“班会的形式是怎样的”引人深思。在班会中,通过多元对话,我们可以倾听学生的声音,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可以在班会中采用小游戏等互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未来的班会组织中,我会更加注重对话的运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时雨婷:
本次讲座季老师就德育主题班会的设计展开,详细介绍了如何上一节学生喜欢的班会课,让我受益匪浅。季老师从班会主题、班会内容、班会形式、班会准备等多个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了她的宝贵经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游戏体验的部分。季老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团体游戏,让学生围成一圈,紧靠在一起,所有同学坐在后面同学的腿上,发现有的组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圆圈,甚至可以走起来,而有的组失败了。由此让学生分享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让他们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沟通的重要性。一个游戏就是一节班会课,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获得快乐同时还收获了成长。
作为新教师,我们要重视班会课,利用好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张汤裔:
听了季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班会可以是一堂有欢乐氛围、温暖感动的实践活动课。我们可以从周一开始,用手机拍下当周班里的美好与欠缺,比如:我希望学生能认真做好值日生,那我就拍下某同学做值日生时细致扫地的样子,拍下他擦过的黑板洁净无瑕的样子。当学生知道你一直在拍摄他们的美好时,也会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班会课是可以做到家校合作的。照片素材不一定全来自老师的拍摄,家长也可以多拍一些孩子在家劳动、学习的照片。对于这两点,我感触颇深,希望能在以后的实践中精进自己的班会课。
陈依婷:
季老师的《对话,让班会更入心》讲座,让我对班会课有了更多思考。此次讲座,我明白了在班级建设中,对话的力量是何等的重要。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阵地,其效果往往取决于师生间、生生间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季老师提到的“对话”,不仅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是情感、思想、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和接纳。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中,我将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对话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温暖,让每一次班会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成长的契机。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爱去交流,就能让对话真正入心,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孩子温暖的港湾。
刘宇瀚:
关于班会课的形式应当是什么样的,季老师给出了许多建议。季老师强调,班会应当注重对话与互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此外,班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的兴趣和心理需求,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使班会更具吸引力。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班会课的重要性与灵活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班会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通过积极的对话和交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朱艺蕾:
为什么要上班会课?班会课是否被占用?班会课的形式是怎样的?三个问题暂缓了我在教学上忙碌的脚步,停下来静静审思自己在德育上做得是否到位。季丽琴老师以实例为范,为我们详细阐述了班会课的目的与如何上一节好的班会课。首先我们需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班会课,针对不同情况,开设主题、心理、常规等多样化班会。课堂设计既要接地气又要兼顾教育性,利用好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思考,在活动合作中凝聚班级力量,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其次,我们也应重视家校共育的力量,丰富共育内容,构建起学生与家长之间“心”桥梁。家校共育不再局限于学习品德的沟通层面,而是涉及学生生活各方面,让班会课助力家校共育。